我找遍了古墓角落,百思不得其解,难道人脚獾将人吃完了?我一联想到那种场面就头皮麻。 金墓富,宋墓穷,辽墓遍地捡黄金。 宋代的纯石室墓还行,可能墓主生前是个当官的,但纯砖室墓一般葬的都是百姓阶级,墓里没现墓志铭印证了我的观点,因为寻常小百姓不够资格用墓志铭。 没有棺材,有一张石床,这种现象在湖北广西一带多见,百分之八十的概率是两口子合葬墓,我转头看向石床,似乎能看到八百年前,一对恩爱夫妻肩并肩躺在石床抢。 到了如今,都烂完了,连骨头都没能剩下,只剩下一床淤泥。 点了根烟站在石床边儿,我在等豆芽仔拿麻袋下来装陪葬品,大致扫了一眼,泥里埋着七八个梅瓶。 别一听梅瓶就认为值钱,元代以后的梅瓶才值钱,那时的梅瓶大都是制作精美的陈设器,而元以前,唐宋时期的梅瓶基本上都是老百姓的实用器,颜色以褐色和黑色为主,都是装酒用的酒瓶子。 很快,豆芽仔拿着一摞蛇皮袋下来了。 把头和鱼哥没下来是因为洞口比较窄,鱼哥那胸围实在不好往下钻,我估计他钻到一半会被卡住。 豆芽仔不管三七二十一,连泥带土,他抓到什么就往麻袋里塞什么。 “靠,峰子你看! 这瓶子上头怎么还沾着一颗大门牙!” 豆芽仔说完就要动手搞掉。 “别动!” “咱了?” 我指着梅瓶说:“这牙别动,你给我保护好了! 就让它在上头! 没这颗门牙这瓶子只值五千块,有这颗牙,最少值五万块!” “真的假的! 谁买?有病吧!” “你不懂,这叫历史的痕迹! 有钱的老板就好这口!” “是吗?峰子,那要不咱在仔细找找,万一找到其他牙了,直接给它安上去! 怎么样?” “那不行! 多了就不值钱了!” 我拒绝了豆芽仔的建议。 后来我们这个“门牙瓶” ,几经转手,价格一路飙升到了六十万! 最后被卖到了济宁一带。 也是从这个牙瓶出土的那年开始,行里风气变了,人们都逐渐开始追求所谓的“原汁原味儿原状态,” 大部分东西,有土的就是比没土的卖的贵。 这股风气从那时一直持续到了如今,现在北派的人搞陪葬品一般都不清洗杀青了,这样能卖高价,不过这样做也有弊端,带土的青铜器,傻子都知道来路不干净,因此不少人都进去了,利益和风险并存,这话不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