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风突然变得刺骨,朱载堃想起托马斯曾说过,倭人常用沉水龙脑香掩盖鲸油异味——而沙门岛的狱卒们,每月都会收到孔氏商队" 捐赠" 的熏香。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夜幕降临时,朱载堃带着戚寒江、崔知夏等人扮成渔民,驾着小船驶向沙门岛。 岛上火把明灭,隐约传来铁链拖拽声。 崔知夏压低声音:" 大人,义禁府的线人说,今夜有朝鲜商船靠岸。 " 话音未落,海面上突然亮起数十盏灯笼,船头绘着的并非朝鲜日月旗,而是若隐若现的樱花图腾。 " 果然是调虎离山之计。 " 朱载堃握紧船桨,眼中寒芒闪烁。 当小船靠近岛礁,戚寒江甩出绳索,众人悄无声息地攀上崖壁。 地牢深处传来犯人痛苦的呻吟,而更上方的仓库里,正传出木箱碰撞的闷响。 朱载堃贴着门缝望去,瞳孔猛地收缩——上百箱火器整齐排列,箱盖上同时烙着孔氏徽记与倭寇的樱花纹。 " 原来如此。 " 他终于明白红蓝货单的真正用途。 蓝墨记录的明面上的货物,用于迷惑官府;红痕标注的则是军械流向,而交汇点正是这座看似荒败的沙门岛。 倭寇以朝鲜商船为幌子,将走私来的火器藏在此处,再由登州水师的内鬼接应,分批运往各处。 就在这时,仓库门突然被推开。 朱载堃迅躲进阴影,却看清来人竟是登州水师参将李崇山。 这位平日威风凛凛的将领,此刻正点头哈腰地与倭寇领交谈,手中还握着一份盖着总兵府大印的调令。 崔知夏掏出《倭汉辞典》快翻译,脸色变得惨白:" 他们在商议用这批火器,袭击明日经过成山角的漕运船队。 " 朱载堃的指甲深深掐进掌心。 漕运船队不仅载着江南赋税,更押运着新制的火炮。 若让倭寇得逞,整个海防体系都将动摇。 他向戚寒江使了个眼色,后者立刻摸出柳叶刀,割断了仓库的绳索。 上百箱火器轰然倒地,惊叫声中,朱载堃率众杀出。 " 李崇山! 大明待你不薄,为何通敌叛国! " 他的佩刀直取对方咽喉。 李崇山满脸惊恐,慌乱中抽出佩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