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调出银河法典的部分解析,密密麻麻的公式在空气中流转," 但要制定偿还方案,我们先得知道,宇宙需要什么样的税款。 " 若奥突然举起钻石透镜残片,镜片折射的光斑在穹顶投出扭曲的星图:" 在里斯本实验室,我曾记录到税链波动时的特殊频率。 " 他将数据接入中央电脑,三维模型中,地球周围浮现出无数闪烁的节点," 这些能量缺口,或许就是银河法院认定的欠税证明。 " 争论持续了整整七天。 生态学家主张用修复地球生态作为代偿,物理学家提出建造戴森球收集太阳能,哲学家则认为应将人类文明的精神成果上传宇宙。 直到赵莽在整理祖父遗物时,现了一本加密日记。 泛黄的纸页上,老人用颤抖的笔迹写着:" 归墟深处,沉睡着郑和船队最后的秘密。 " 三个月后,深海探测器传回令人震撼的画面。 在马里亚纳海沟最深处,一座由星陨石构建的巨型建筑静静矗立,表面刻满与银河法典同源的符文。 当赵莽带着火镰潜入海底,符文突然亮起,显现出郑和的全息投影:" 吾等在星海中漂泊时,曾与高等文明签订契约。 以探索之火,换取文明存续。 " 消息传回地面,全球沸腾。 考古学家们在世界各地的古迹中,续现了隐藏的星际坐标;量子计算机开始解析郑和留下的星图密码;各国暂停军备竞赛,转而组建联合科研舰队。 赵莽站在新建的太空港,望着一艘艘飞船划破大气层,突然想起银河法院消散前,庭长说过的最后一句话:" 税款的本质,从来不是索取,而是文明对宇宙的承诺。 " 时光流转,十年后的地球已焕然一新。 亚马逊雨林重现生机,城市上空漂浮着收集清洁能源的巨型飞艇,月球基地的穹顶下培育着来自火星的植物。 赵莽坐在归墟博物馆的全息影院里,看着最新的星际探索纪录片——人类的探测器次与银河系另一端的机械文明取得联系,对方传来的友好信号中,竟包含着与郑和星图相似的编码。 散场时,一个小女孩拽住他的衣角:" 赵爷爷,银河法院还会再来吗?" 赵莽蹲下身,将光的火镰模型递给她:" 会的。 但那时,他们看到的将是一个懂得与宇宙共生的文明。 " 他望向窗外,地球在浩瀚星空中散着柔和的蓝光,祖父化作的星辰或许正在某个角落,见证着人类写下新的传奇。 而二十五亿年的倒计时,早已不再是催命符,而是整个文明向着星空许下的庄严承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