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曹军以这种不计伤亡的方式成功撕开了第三营的防线,但他们自身为此付出的代价也是极为惨重的。 当赵凡和陆议得知这些情况之后,两人商议一番,最终决定收缩防线。 将分散于各处的兵马集中调遣至城内,以此增强城防力量,抵御曹军咄咄逼人的攻势。 然而,考虑到敌军有可能会采取冒险行动,绕过城池继续南下,从而对我军形成前后夹击之势。 陆议又提出了一项重要建议:派遣一支兵马前往官道之上当道扎营,与城内的守军相互配合、遥相呼应。 如此一来,无论敌军选择进攻何处,另一处的兵马都能够迅作出反应并及时予以支援。 对于陆议的这个提议,赵凡深以为然,并毫不犹豫地采纳执行。 他果断下令,由陆议和黄权率领一部兵马负责守卫城池,确保城内百姓的安全以及各项防御工事的稳固; 而他自己,则亲自统率一军出城扎营,扼守要道,严阵以待曹军可能起的任何突袭。 不久之后,夏侯惇、李典、乐进三将就率领着曹军气势汹汹地抵达了舒县城下。 夏侯惇骑在战马之上远远望去,只见那舒县的城门紧紧关闭着,仿佛一道坚不可摧的铜墙铁壁。 而在城楼之上,守城兵士们个个手持兵刃,神情严肃,一双双眼睛如同饿狼般死死地盯着城下的一举一动。 他们全身上下散出一股令人胆寒的气息,显然已经做好了随时投入战斗的充分准备。 与此同时,在这座城池左侧的宽阔官道之上,一座规模宏大且异常坚固的营寨宛如一头巨兽般横亘在地平线上。 营寨之前,错乱地摆放着一排排锋利无比的拒马,这些拒马犹如钢铁丛林,让人望而生畏。 再看那寨内,第三营弓弩手们更是严阵以待,他们手中的弓弦紧绷,箭矢搭在弦上。 只待敌军稍有异动,便会毫不犹豫地万箭齐,给予来犯之敌以迎头痛击。 夏侯惇等一众将领见此情形,面色凝重地相互对视一眼后,当机立断下令大军停止前进,并就地进行休整。 原本,他们所制定的策略是让大军将这座城池团团围住,然后再徐徐图之,以实现最终攻克城池的目标。 然而,此时此刻的局势却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化,敌军竟然在城外分兵安营扎寨! 如此一来,如果己方依旧按照原定计划分散兵力去围困城池,那么毫无疑问将会给城外的敌军提供绝佳的攻击机会。 不仅如此,一旦陷入这种局面,己方还有可能面临被城内敌军与城外敌军内外夹击的巨大风险。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众将领们纷纷皱起眉头,陷入了沉思之中。 经过一番激烈而又紧张的商讨之后,令人遗憾的是,他们始终未能想出一个行之有效的破敌良策。 在无计可施的情况下,夏侯惇无奈地决定暂时放弃原先的作战方案。 看着夕阳西下、天色渐晚,为了不让将士们在寒冷的野外过夜,夏侯惇下令在原地搭建营帐,建立临时营地, 副将韩浩接令后便率领着一部兵马,在主力部队的掩护下,开始热火朝天地忙碌起来。 就这样,南下的曹军与驻守在此的第三营兵马隔空对峙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