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值得我们学习!” 听到这里,我朝着应天府方向拱了拱手,说道: “方老先生有义有节,实乃吾辈楷模。” “这次我们有幸来到他老人家的故土,实在想了解一下,究竟是怎样的土壤,能培养出方老先生这般忠义之士。” “不知道方老先生小时候在哪读书?” “又是拜什么人为师呢?” 那两位玄门同道闻言摇头叹息道: “唉,说起和方老前辈沾亲带故的人,都被燕贼朱棣给杀了个干净……” “根本什么人都没剩下。” “方老前辈儿时的一位老师,都没能逃过此劫。” 听到这里,我心中不由得失望起来。 难道线索就此中断? 我根本无法顺藤摸瓜,通过方孝孺的师父,来找到隐藏在幕后的秦书贤? 不过就在这时,其中一个同道忽然说道: “但是回想起来,方老前辈年幼的时候,似乎在「飘门」的一个私塾里读书。” “这私塾的教书先生倒是很有先见之明。” “就在靖难之役刚刚开始的时候,便断言建文帝绝不是燕王朱棣的对手,早晚会丢了这锦绣河山。” “于是乎,便隐居了起来,果然躲过了后面的战乱,以及诛杀十族的灾难。” “对了,方老前辈的一身玄门功夫,多半便是这位教书先生传授。” “不过说来奇怪,这位教书先生就只传了方老前辈这身功夫,其他私塾里读书的学生,却是什么都没学到。” “……” 听了这话,我心里顿时“咯噔” 一声,忙不迭问道: “这位私塾的先生,两位可知道叫什么名字?” “如今身在何处?” “对了,他是不是姓秦?” 此言一出,两位「风门」同道却是笑着摇头道: “麻子同道说笑了。” “方老前辈的师父,若是活到现在,那起码也是一百二三十岁的高龄了。” “他不过是玄门中人,却又不是神仙,怎能长生不死?” “而且他也不姓秦,而是姓顾。” 我闻言微微挑眉: “姓顾?” “不是姓秦?” 若是姓秦,那此人倒极有可能是秦书贤。 秦书贤化身为私塾先生,传授方孝孺浩然正气,这一切就都说得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