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尧先是找了一个拉货的脚夫用十斤红薯换他把自己带到附近口碑可以的小旅馆。 脚夫是个中年汉子,一口应承了。 这个时候一斤红薯才5分6,十斤也就5毛6。 脚夫拉着板车在距离码头不远的一个青砖瓦房侧门停下,这家侧门是敞开的,门口墙上挂着一个木质的牌子,上面写着“永安旅馆” 脚夫笑着说,“这家旅馆大,我看你们人也挺多的。” 方尧道谢,从包裹里拿出来红薯给他。 “客人住店吗咱家是公司合营的旅馆,安全问题您放心。 单间一晚六毛、双人间8毛。” 走进去后马上就有一个三十来岁穿着深色棉袄褂子的男人过来招待,带着方尧看了一间房子。 方尧看了下这边的环境,古朴的两进院子,现在常见的小青瓦屋顶,木质的门窗。 方尧挺满意,就问,“老板,我用80斤红薯换你5间双人间怎么样?” 老板皱了皱眉,仔细看了方尧两眼,讨价还价道,“100斤红薯我就换,不过双人间没那么多,一间双人间给你换两个单间。” “行。” 方尧也答应,又借了老板一个麻袋用来装红薯。 方尧在旅馆外面一个隐蔽的过道里提出来一百斤红薯拖到旅馆门口,让老板抬回去,又嘱咐老板不要透露给他族人。 老板见方尧弄来的红薯质量特别好,也满意地点头。 拿着老板给的房号牌子回到家人身边,回来路上还弄出来50斤红薯、30斤蜜色的红薯干和10斤小米。 他弄的红薯干不是生红薯晾晒的,而是经过蒸晒,吃起来香甜有嚼劲,能很好的补充糖分和饱腹。 方氏族人看到方尧背着一袋子东西气喘吁吁跑回来,心里一肚子疑问,方明亮问,“你去问住的地方有什么结果?” 屠夏接过方尧背上的麻袋,吴钰琪在一边给方尧递水壶。 喝了一口水方尧笑着说,“已经谈好了住处,够咱们这些人住。” “啥,谈好了?怎么谈的?花了多少钱?” 一位方氏族老惊讶地问。 这是大家很关心的问题,都不愿意出钱在住宿上。 见一群人都盯着自己,像是怕自己扯谎一样,方尧只好说自己在旅馆外的路上捡到钱了,于是一毛钱没花就开了五六间房,最后身上还剩了些钱,买了点粮食回来。 见周围的人将信将疑,方尧扯开麻袋给大家看,“你们看,我出去可没带多少东西,这些都是我买的。” 黄澄澄的小米和泛着蜜色光泽的红薯干还有砖头大小的蕃薯让大家不得不信。 方尧装袋子里的番薯是常见的白心番薯,也是现在很多人在种的,这个产量高,个头大,拿出来也不出格。 吴高阳轻轻拍了方尧一下,“真有你小子的啊! 等到了旅馆可不能说漏了嘴。” 方明亮也是这个意思,叮嘱大家不要把这件事情说出去,万一方尧捡那钱是旅馆里谁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