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三子怎么不好听了,那我干脆也跟他们一样叫你腰子吧……” 方尧话音哽住:“良叔你怎么叫都行。” 腰子还不如小三子好听呢。 良叔笑着拍了下方尧,“叔跟你开玩笑呢,别当真哈,还是小三子好听。” 一太爷打断了两人的玩闹,面上正经地问方尧:“老三儿,这是你给房东准备的吗?” 方尧直接说,“不是,这是我给一太爷您带来的,这些棉花您看着分给她一斤就行,剩下的您留着也行,看咱家谁家需要给谁也行。” 正是因为手里还有不少,拿回来这点他就不在意了。 大不了下次出去再弄回来就行了,到时候借口可以现编。 一太爷一听也不客气,直接把棉花收起来,真的就只留下了一斤那点,再让良叔去喊方东王婶。 方尧也没说什么。 方尧看着一太爷递过来的钱票,本来不想收,毕竟一太爷听挺照顾他们家的。 他正犹豫着要不要收,一太爷笑着塞他怀里,方尧想了想还是收下了。 以后在一起的时间长着呢,下次自己有多余的东西再拿出来就是,人情就是这么来往的。 一太爷笑了,嘱咐说:“你记住,亲兄弟还要明算账,有时候算得清楚反而关系更好,糊涂账才是麻烦。” 没多久王婶喜笑颜开地小跑进来,看到那一斤棉花乐不可支,她对着一太爷直说好话:“还是你们家大业大本事大,这才多久你们就帮我老婆子弄到这东西。 哎呀,可太感谢你们了老哥! 要不然我得愁死,我外孙今年在床上窝了快一个冬了,都没棉衣出门。” 一太爷笑着摆手,说:“咱们也是互相帮助,你还提醒俺们避开了人家街道上查户口的,俺们也感谢你……” “嗐,该的该的,” 王婶笑着把钱票递给一太爷,“方大爷,不知道你们还能不能再弄来一些,我家里……” 一太爷脸色比王婶更愁,“王家的,我们这些人啥情况你知道,就是因为我们缺吃少穿才留在这儿等后面的家人,要不然俺们早就去北边了……” 王婶也识趣地不再提了,寒暄了一会儿,王婶提着东西离开了。 王婶离开后,一太爷问起了方玉的孩子刘蓉蓉的情况。 今天一上午方玉就是方茂家走丢的小闺女这件事就传开了,大家也去了他们家看望方奶奶他们。 那个时候方尧在外面,也是回来后知道的。 方尧把上午的情况说了下,一太爷也让良叔下午陪着方尧他们一起去找找。 下午快四点,雨势小了以后,方尧几人借了各家的伞后出门。 工厂马上要下班了,下班工人就得回家,现在是跟踪调查的最好时间。 在找人这件事上,就算天下瓢泼大雨,家里也不会放弃。 这次一起出去的还有方正、方平,院子里青年都出来了。 出门前大家商量了一下,谁去厂里打听人,谁去跟踪领导,如果有线索就今晚回来商量。 如果没有头绪最后再选择报案,大家是最不愿意报案的,那代表着会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 其中困难有多少大家都不知道,所以不如悄悄找到人后再把人带走。 刘六跟刘俊才都在弹簧厂上班,方尧他们蹲在弹簧厂大门斜对面的巷子角落,庞大的伞遮住几人大半个身子,看起来像是路过聊天的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