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以为可在此处新设一郡,效仿司徒公当年迁河北农夫入关中一般,前期免除他们的徭役,迁入或征募当地流民以充实此地。” “如此一来,新郡扼住南北通路,可以有效阻挡羌胡南下。” 夏侯献听懂了傅玄之意,这是要拓土。 其实这个字说准确也不准确,原本河套地区在汉时就属于汉民族的疆土。 哪怕在东汉时期,傅玄说的那片区域也是属于安定郡,如今的安定郡比起巅峰时缩水很多了。 不过大魏从来没有拥有过河套地区,所以对于魏国来说确实能叫“拓土” 。 “傅卿之意,朕知道了。” 夏侯献想了想,还是否定了这个提议,“你是饱学之士,应当知道两汉羌乱不断地缘由。”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傅玄低着头寻思一下,立刻就明白了。 说白了,华夏王朝开疆土拓的本质就是跟周边异族抢夺土地。 比如西汉要在在凉州河湟一带设金城郡,具体是怎么做的? 话说糙点就是,羌人开开心心在牧场上正放着牛羊,大汉军队突然跑过去圈了一块地,告诉胡人:这块地是我家的了,你们都滚。 羌人的土地被掠夺,只能退到贫瘠的地方,混得下去就混,混不下去只能反了。 汉朝就是这么霸道,它也有这个底气,但也为此付出了百年边患的代价。 傅玄走后,夏侯献独自思考了许久。 其实两汉羌乱已经给出了答案,无论是强制迁徙还是强行推行郡县都会激强烈的边境矛盾。 有汉朝那个国力,是可以任性一些,但魏国有吗? 为今之计,唯有采取相对温和的模式,才能尽量减少胡汉矛盾,增加认同感。 等边境地区的经济、文化展到了一定的程度,文化认同感到达了一定的程度,那时再推行郡县制才是水到渠成。 虽然过程会缓慢,但对于一个非国力强盛的大一统王朝来说,是不得不选择的路。 翌日,夏侯献召见中书侍郎钟会、辛敞、兵部尚书羊祜、御史中丞杜恕等人开了一次会。 会上,基本确定了现阶段关中陇右民族治理方针。 一,非必要不迁徙,胡人主动内附的情况须上报朝廷由三省决断。 二,护军制度改制,意在尝试改变胡汉分治的模式。 喜欢重生夏侯,从街亭开始请大家收藏:(yg)重生夏侯,从街亭开始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