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午休过后。 冯浩准备做麻花。 其实是他自己也馋了。 不说还好,说起来,忽然就有点想吃。 记忆中酥酥脆脆又油又香,很好吃。 就是传统麻花,不用加巧克力或者啥的,微甜好吃,如果更喜欢甜,可以做那种外皮裹糖霜的。 不过那种不能存放久,放久了糖霜会融化,然后那个麻花湿了也就不好吃了。 干干的那种麻花最好,可以存放很久,一直很好吃。 他还查了一会资料,手感是有,常识基础还是要学习。 冯浩说要做麻花。 肖哥自然要拍摄了。 都是日常,做鸡蛋糕和做麻花,也是不一样的日常。 肖哥还是遵循拍舍友就舍友出镜,其他人尽量都避免,简单的日常生活,不需要把人当做明星,交代恋情什么的,其实大多数粉丝只喜欢看他们喜欢看的,对博主的私生活并不关注。 做麻花非常简单,原料简单。 只需要面粉、鸡蛋、油、水、盐、糖。 揉面这里就是一项技术活。 鸡蛋不用加太多,加土鸡蛋比较好,可以让口感松软一些,油最好用猪油,比较香,动物油其实也比较健康,就像是说动物奶油比较健康差不多。 猪油是乌厨师熬好的跟米白色的油膏一样。 油膏加面粉加鸡蛋加水,揉面的过程挺久的。 冯浩在厨房做,其他人会好奇去围观。 林晓雅也混在人群当中,就见冯浩穿的很好看,不知道为何一身黑的厨师制服有点像是他在剧里墨白的衣服,都有点像是裙子,显得又高又帅。 他揉面的时候,大约是不小心,面粉沾到脸颊了。 但是肖哥没有提醒,这种原汁原味的最好。 太过追求环境美好,个人姿容,就失去了那种生活的味道。 揉面过程就是面多了加水,水多了加面,其实是个枯燥的过程。 肖哥拍摄的时候,冯浩都习惯成自然了,不会很拘束,也会跟肖哥聊天。 他一边揉面一边道:“为了做麻花,特意背了一诗,一直要全家捞的苏东坡哥哥曾经写了一诗专门赞美麻花:纤手搓成玉数寻,碧油煎出嫩黄深,夜来春睡无轻重,压扁佳人缠臂金……额,不知道是不是我看书太多了,这个诗感觉也不像是写麻花,有点不忍直视了。” 镜头外,肖哥傻笑。 确实,现在书看多了,很多词句都有点想歪,不忍直视。 还是诗人会写。 冯浩继续揉面,继续搬典故。 “小时候我记得姥姥好像是农历二月二的时候会炸麻花,据说是因为很久以前,到处都是毒蝎,还咬死人,有一户人家意外做食物的时候做成了毒蝎尾巴的样子,油炸吃掉,然后那一整年家里都没有毒蝎侵扰,所以这种风俗就流传下来,一开始叫做炸蝎尾,就是现在的麻花。” 冯浩一边说一边干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