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坛公园对附近的居民来说,可能只是饭后遛弯的地方。 就像是我们老家里的滨海公园,喷泉公园,类似。 但是因为史铁生老师的作品,让地坛显得很特殊。 课文节选,每个人都读过。 史铁生老师书写了地坛,那是他的地坛。 “他心灵的避风港,远离尘嚣的宁静。” 对几个健康的年轻人来说,并不怎么能体会这个心境。 不过讲解员辛老师感觉很专业,一草一木一石头,都能讲出对应的句子。 像是重新陪伴坐轮椅的史铁生老师,穿越了一遍地坛。 健康的中年人也很难领略这种感受。 如果你得了很严重的疾病,再看《我与地坛》,就会有强烈的共鸣,甚至落泪,看着看着就懂了。 “生死之交,有宿命的味道,地坛四百余载,静待我的到来。” 讲解员辛老师虽然是中年大叔,年纪偏大,型二八分,二分长挽救秃顶,声音却很洪亮,字正腔圆,说话很有意思。 肖哥一路拍摄。 表弟也跟着拍摄,跟着肖哥的镜头角度学习。 他今天特意带了相机,准备一起拍的。 不过拍了一会,他就累了,他为了装逼,带的是长镜头的相机,扛着太重了,肖哥这样干惯体力活的还行,相机扛一天也习惯了。 但是表弟韩霖雨扛不动,扛一会,脸都白了。 最后还是冯浩给他提相机,他拿着手机跟肖哥学拍摄…… 冯浩力气大,提这点东西很轻松。 但是王助理远远的看到冯浩手里提东西,立马小跑上前去帮忙拿了。 “你们逛,空手轻松一点,我没事,我这里休息呢,地坛我小时候老来,冯老师,您把东西给我,我帮您拿。” 于是表弟的死沉、沉甸甸的相机就落到了王助理手上。 然后厚着脸皮留下来的李姑父当然不能没有眼色了。 他努力的把相机接过来了,“主任我帮忙拿。” 冯浩跟舍友逛了一圈地坛,确实风大,尤其到了地坛跟前。 周围没有大树遮挡,风更大,当然视野也更好。 地坛建筑很恢弘,讲解员辛老师说这是古代皇帝祭天的地方,有一部很出名的电视剧讲的清代宫斗的,片头取景就在这里。 还给冯浩他们指导了最佳的拍照位置。 冯浩他们照了游客照,又一起合影。 地坛跟前,舍友四个穿着同款藏蓝色体制马甲,拍了合影,背景是地坛圆顶建筑,金碧辉煌,很好看,天空很高很蓝。 风略大,阳光也很大,不算冷。 他们正常计划是再待两天就回了。 画展一周结束,他们也就回去了。 出来玩也挺好玩的,但是感觉玩几天,就想回去了。 吃也吃的很好,还经常是大餐,可是待久了还是胃口不习惯。 人的胃有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