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帝城坐落于大江北岸,被群山环绕。 后世因为三峡水坝的缘故,导致白帝山相对低矮的山区被江水浸没,以至于白帝城变成了一座岛屿。 但现在,它其实是与北岸相连的。 白帝城的东面是大江的一处支流,它与东岸的山隔江相望,而图中这座山的位置能看到一个小标记。 熟悉王基的将领都清楚这个标记的含义,它表示“已攻占” 。 现如今,魏军看似一路突破浮桥、攻山破寨,取得了一些胜利,但其实战争才刚刚开始。 巴东防线一共有四类城垒。 其一,白帝、赤岬城二城。 西汉末年,公孙述割据蜀地,于白帝山筑白帝城,同时还在北面在鱼复故城的基础上修筑了赤岬城以作拱卫。 赤岬城与白帝城分别据赤甲山、白帝山而筑,互相连基,东临东瀼,西临大江,崖岸陡高,盖近千丈,望之眩目。 赤岬城方圆七里,比白帝城大得多,巴东郡治便是此城。 夷陵之战后,刘备败退白帝城,改鱼复县(赤岬城)为永安县。 其二,永安宫。 刘备在永安县以西七里外的地势开阔地带,建造了一座行宫,名为永安宫。 这是在公孙述行宫基础上进行扩建,并增筑了城墙。 城周十余里,背山面江,其规模过了赤岬城和白帝城。 这一带在峡口之外,地势较为空旷。 因此可以营造大城,屯戍数量相当数量的兵马,以此作为东邻诸城的有力后援。 其三,诸葛亮垒。 刘备临终前召诸葛亮来永安,在永安停留的三个月里,他主持在行宫之南滨江沙滩上修筑了壁垒,西南则有八阵图。 其四,李严在就任永安都督之后,又在大江南岸组织修建了一批围戍工事。 这样的防御体系,着实让人望而生畏。 不多时,信陵督石苞、建平太守徐楷、南郡太守胡烈率先来到此处。 随后是客将,左卫将军陇西王夏侯纂、骁骑将军曹演、武卫将军许仪、积弩将军郭建、步兵校尉桓楷、射声校尉王恂以及征南将监军羊祜依次到来。 等人到齐后,王基直入主题,沉声道: “白帝、永安二城仅相隔两三里,互为犄角。 只有一条被唤作【马岭路】羊肠小道能上去,此路从白帝城北直抵码头。” “攻取码头不难,难得是攻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