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这一路的兵力大约在七万左右。 除去荆州原本的驻军,洛阳也有精锐出战。 左卫军两千五、骁骑营四千、游击营三千五、步兵营三千、武卫营三千五、射声营两千五、积弩营二千五已经续动员南下。 同时荆州、豫州、襄州还征了六万丁壮。 由于有大江这一天然粮道存在,粮草物资转运的压力比关中小太多了,故而这一路能够投入更多的兵力、节省更多的丁壮。 很显然,此次伐蜀的主攻方向是巴东。 夏侯献不惜把精锐的武卫、骁骑等营拉到荆州战场,就是为了在突破永安、进入广阔平坦的蜀地之后,保证正面战场的压制,如此便能以摧枯拉朽之势进军成都。 反观关中就没那么容易,突破阳安关后,还有白水关、葭萌关、剑门关、绵竹关、涪城在等着魏军。 纵观历史,邓艾可以说是孤例,正常情况下都要一关关地打下去,除非每一关都有人投降,或者诸葛瞻附身。 “荀卿。” “臣在。” 迎着天子的目光,散骑常侍荀霬出列应道。 “朕拜卿为车骑将军军师,前去襄阳持节监军,即日启程,不得有误。” “臣遵旨。” 夏侯献看荀霬的眼神透露几分慈爱,他心中常把对方当做假子看待,但荀霬本人却浑然不知。 荀霬的兄长荀甝年初病逝,年仅三十岁。 可惜了。 荀霬此人通兵略、能领兵,夏侯献念在安阳公主就剩这么一个儿子,决定重用他,命他去监督王昶。 魏国都督幕府的军师素来由庙堂指派,本质上有监督都督的职责,和监军类似。 在都督不能履职或有不轨之举事,军师可向朝廷举报,不得已时甚至可直接代行都督事。 譬如魏明帝时期,赵俨曾任征东将军(曹休)军师,辛毗任大将军(司马懿)军师。 此番荀霬任车骑军师是一种历练,也是天子对他的信任。 是的,伐蜀除了之前那两路还有一路偏师。 即,镇守襄阳的车骑将军王昶率襄州军沿汉水而上,从东三郡进逼汉中。 人不多,战辅兵一万五,加丁壮三万余。 当年曹真伐蜀时,司马懿走的就是这条路。 只不过我们的仲达公很有意思。 作为统帅时,他重拳出击、雷厉风行。 作为偏师时,他如履薄冰、谨小慎微。 助曹真伐蜀,他就象征性打下一个县,然后遇雨,班师。 说他故意坑曹真倒不至于,只能说他心机深沉,只做对自己有利的事。 夏侯献现在对王昶的感觉,有点当年曹叡对司马懿的感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