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侯献点头,却又关切地说道:“太后的手很凉,料想是气血不足。” 目光看向案上的枣羹,扬了扬下巴:“趁热吃吧,一会儿该凉了。” “噢。” 郭太后讪讪点头,随后轻轻拿起碗和勺。 窗外的光线明亮,二人像是寻常夫妻一般对坐。 郭太后显然没方才那般紧张了,口中一边嚼着一边含糊不清地说:“今日群臣又来请天子下诏,料想不日便会再次劝奉明进爵。” “或许吧。” “这应是第三次了,这一次奉明就不要推辞了吧。” 郭太后不经意间用余光看去,却现夏侯献正看着她。 “奉明?” 她感到疑惑,手中动作停顿了下来,调羹悬在半空。 “喂我。” 夏侯献只道了两个字。 郭太后脸颊烫了起来。 几日后,天子召集群臣来东堂议事。 其实群臣们都知道今日朝议的主题是什么,之所以会选择在东堂而不是在太极殿上 那是因为有贴心的老臣建议,天子当日已在太极殿上亲自下诏封赏却被当场婉拒,如果今日被夏侯公再度拒绝,便丢了皇家颜面。 而在东堂商议,一般只会有一些重臣参与,不至于弄得满朝皆知。 贴心! 真的贴心! 这位老臣是尚书令司马孚。 今日,郭太后也垂帘听政,或者说她正是这场政治表演的压轴选手。 待群臣就位,垂帘后响起郭太后的声音。 “夏侯卿,功宣于四海,德过于尹周,我大魏开国以来” 夏侯献站在群臣最前列,就那么静静地听着。 太后的嗓音庄重且严肃,仿佛让这东堂都变得更加肃穆。 但夏侯献知道,郭太后的这个音色是刻意夹出来的,在与自己的私下场合里,她并不是如此。 那声音有时娇美,有时清脆,有时急促,有时又带着几分哀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