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毓如实回道。 高柔皱眉道:“唉,这就是你的不对了那倘若何晏说,李丰欲邀太傅共同起事,岂不是太傅此刻就在廷尉狱里了?” 你特么! 钟毓心中暗骂,这些老臣一个个奸得很,他忽然感觉自己太过耿直虽于司法有利,但却无形中会跟朝臣们渐行渐远。 这或许就是做纯臣的代价。 高柔又道:“案子不是这么办的,如果廷尉真的证据确凿,你去太傅府拿人自然不错,但现在” 后半句戛然而止,让钟毓自行体会。 钟毓自然听的明白。 那意思是告诉他,如果司马师罪名真的定了,那便相安无事但倘若冤枉了对方,他这廷尉恐怕是坐不安稳。 但钟毓也不是逆来顺受之人,索性就又说了一些案情细节 “在天子封贵人前一日,有可疑之人向太傅府送了一封书信,经查,那收信的门仆当日就被司马师以家法处死了这难道是巧合吗?” 高柔问道:“那送信之人呢,可曾缉拿归案?” “不曾。” 钟毓道。 “想必也被灭了口。” 司马懿微不可见地冷笑一声。 高柔看向钟毓道:“那岂不是死无对证?钟君,何晏可曾交代,是他派人送的信?” “没有。” 钟毓回道,“八成是李丰指使。” “可李丰人呢?” 高柔反问。 钟毓不说话了,这还是死无对证,况且连那封信的内容都一概不知,确实无法给司马师定罪。 几人辩来辩去,最终也没个结果。 夏侯献的目光依然在司马懿身上停留,看那样子似乎是问心无愧。 过不多时,他开了口:“诸公,大致的事情本相听明白了。” 群臣肃静下来,各自回到队列。 夏侯献先是为钟毓开脱:“钟廷尉虽然行事略有冒犯,但却是职责所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谢丞相。” 钟毓拱手。 “太傅。” 夏侯献转头看向司马懿,问道:“令郎之罪虽未坐实,但确实有所涉嫌,这一点太傅认同吗?” 司马懿不语,夏侯献权当他是认同了,接着道: “这样吧,太傅既然对令郎问心无愧,那不如书信一封叫他回京。 “本相老实说吧,其实廷尉已派人前去偃师缉拿令郎,但如果太傅能将他召回,本相会亲自审理此案,给太傅、给诸公、给陛下一个公正的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