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兴一战,以魏军的惨败收场。 之后诸葛恪又乘胜追击,水并进追至居巢。 若非郭淮的援军及时赶到,王凌恐怕会败得血本无归,更加彻底。 有意思的是,在战场风暴中心的王凌像是吊着一口仙气一般,仍然能有条不紊地指挥着撤退,可在回到合肥脱离危险后,这口气马上就散掉了。 他让郭淮自行安排扬州防务,自己则是带着大军灰溜溜地返回洛阳。 别看王凌性子耿直,平日里大大咧咧的,显得很是佛系。 但身为一路军之统帅,因为自己的轻敌冒进而遭此大败,这种感受实在难以述说。 当年石亭一战,王凌不过是大司马曹休手下的一路将军。 当时他还不太理解,但如今他总算是懂得了什么叫做“羞愤难当” 了。 船舱内传来几声咳嗽,随后走出一名焦急的家仆。 王广见状朝着陈泰拱手告辞,旋即转身跑进船舱。 王凌正侧躺在船舱内的床榻上,在仆人的服侍下服用着汤药。 听到甲板上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他缓缓朝那个方向看去,随后摆摆手让仆人先行退下。 王广来到阿父身旁。 王凌问道:“公渊,我们到何地了?” “前方就是项城了。” “项城?” 王凌神情一滞,缓缓道:“让大军在此休整一日吧。” “唯。” 王广应了下来,忽然见王凌硬撑着床板要起身,赶忙跑上去搀扶,“阿父,您这是要做什么?” “进城。” 王广连忙劝道:“您身体还未恢复,不便活动过多,就待在船上吧。” 王凌沉声说道:“为父要去看看梁道。” 王广恍然,他知道阿父口中的“梁道” 便是贾逵,阿父的小,大魏的开国功勋之一。 贾逵在豫州刺史任上兴修水利、开凿通渠,深得豫州百姓爱戴,于是在贾逵逝于任上后,豫州吏民为了追思他,自地为其刻石立祀。 魏明帝曹叡亲征淮南时便路过过贾逵庙,曾叹:古人只患不能立名,不患活不长久,贾梁道可谓是死而不朽。 随后命令人把贾逵庙重新修整,供人奉敬瞻仰。 不久后,王凌在儿子王广的陪同下来到了项城的贾逵庙。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祀庙的占地不算大,但香火却很旺。 抬头仰望着祀庙中央的高大泥塑,王凌一时间竟感到恍如隔世。 “你先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