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非是与兄长不睦,只是觉得从小到大兄长唾手可得的东西,而我却要百般努力才能得到。 心中难免” 话到此处,钟会没有说下去。 夏侯献却是了然,想起了前世的网文小说里,那些豪门庶子的故事。 或许在那样的故事里,庶子出身的钟会应当做主角,通过自己的才华和努力,一步一步爬上高峰,青史留名。 后世人们一提到颍川钟氏,第一时间会想到钟繇、钟会,却鲜有人能记得钟毓。 “对了明公。” 钟会似乎不愿再聊这个话题,于是话锋一转,聊起了眼下最要紧的事。 “我听闻,邓镇北早于十几日前便动身离开了邺城,可有此事?” 夏侯献回眸看着他:“确有此事。” 钟会皱眉道:“他如何能不等明公号令便擅自进军呢?万一乱了部署,该当如何?” 夏侯献想了想道:“从北边传回的消息来看,邓士载已屯住安平,这使得我军抢占了先机,尽可能地把战线北移,这难道不是好事吗?” “话虽如此,可他也是擅自行动。” 尽管钟会对邓艾的进军路线表示认同,但他还是觉得有问题。 “士季啊。” 夏侯献道,“将军们不是棋盘上的棋子,战局也是不断运动的,将帅也并非我手中的提线木偶,得让我弹指,他们才会动一动。” “只要是对大局有利,我不会干涉外将们的临场判断。” 钟会若有所思地想了想,忽然抬头问出这样一句话: “明公,若是有朝一日,我也有机会独领一军,明公会这般信任我吗?” 闻言,夏侯献不置可否,笑了笑,给了他一个似有似无的答案。 二人又聊了些琐事,夏侯献进了府堂,在文夫人的服侍下,入房更衣了。 冀州,常山郡,真定。 真定城下,马蹄滚滚、旌旗蔽日。 城头上,太守张特扶着女墙一角,望着城下的泱泱叛军,皱眉不语。 虽然他听说了北面中山国的军情,但却没想到叛军下一步竟要来打常山。 此处南下虽然是去魏郡的最近之路,但叛军总不至于放弃漕运,一路靠着骑兵突突过去吧。 正在疑惑之时,不远处有一骑奔来,城上弓手警惕地抬起弓,却被张特抬手止住:“不急,先听听他们说什么。” 士兵放低弓弩,张特循声看去。 只听那骑士对着城楼大喊: “我家征北将军、高阳乡侯奉诏勤王,张太守不要负隅顽抗,冥顽不灵,早日开城归顺,匡扶大魏才是正道!” 还是这些屁话! 张特此刻在心中已经想好八百套怼人的话术,但一个两千石太守在城墙上跟一小卒对骂,未免有失体统。 想了想,对着城下喊道: “我乃朝廷亲命二千石,守城有责,我只认朝廷诏命,不认什么勤王诏书,况且谁知道尔等手中的诏书是真是假!” 城下骑士闻言回道:“听张太守之言,是不愿弃暗投明了?” 张特反怼道:“少那么多屁话,要战便战,不战便走。” 骑士默然不应,勒马转身回军。 喜欢重生夏侯,从街亭开始请大家收藏:(yg)重生夏侯,从街亭开始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