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过多久,刘禅结束宴会,单独留下了诸葛瞻。 二人来到内殿,诸葛瞻汇报起了军政事务。 虽说刘禅对军国大事做不了主,但也时常会听一听。 只见诸葛瞻不疾不徐地说道: “以往在永安只用驻扎万余守军,主力驻在汉寿、汉中一带,而今逆魏占据荆州之后,我巴东的军事压力便陡然而增,。” “我大汉全国满打满算可战之兵不过十万,如今却不得不抽调军力前往永安,反观魏军荆州、雍凉两条战线皆数倍于我,实在是有些捉襟见肘。” “最近雍凉又传来密报,称魏帝夏侯献带中军亲临长安,似乎有所图谋,不得不防。” “这事朕听说了。” 刘禅说道,“大将军(费祎)言,魏军耀武扬威也好,有所图谋也罢,只须错,错什么来着” 诸葛瞻提醒道:“错守诸围。” “对,错守诸围。” 刘禅继续道,“汉中、永安据险而守,御敌于国门之外,或可如当年曹真故事。” 诸葛瞻点点头:“话虽如此,但臣所虑者并非战略部署。” “那是什么?” 诸葛瞻沉声道:“将帅不合。” 听到这里,刘禅直接伸手止住:“朕知道你要说什么。” “陛下,但听臣言。” 诸葛瞻坚持道。 刘禅顿了顿,摆摆手:“试言吧。” 诸葛瞻拱手:“卫将军与大将军因政见不合已不是新鲜事,如今魏国蠢蠢欲动,夏侯献初登皇位必有攻汉而为自己立威之心。” “若是前线将帅不能同仇敌忾,则大汉危矣。” “思远言重了。” 刘禅耐心地听完,这才开口说道:“大将军与卫将军之间的分歧仅在北伐之事,并非私仇。 逆魏若当真来攻,国难当头,他二人都会有分寸的,吧” 话到此处,刘禅也开始犯嘀咕了。 当年魏将曹真攻蜀,丞相为了加强汉中防务就表李严为骠骑将军,率二万人赶赴汉中。 但李严回信里却话里有话,说什么司马懿、陈群都有开府的权力,暗示诸葛亮给他开府之权。 最后丞相答应了他,并表其子李丰接替督主江州防务,李严这才愿意北上。 所以费祎和姜维的矛盾,必须有人做出妥协才行。 不过费祎这些年其实是有所妥协的,如果他完全不信任姜维,其人根本没有机会有那么多单独领军的机会。 “或许是臣多虑。” 诸葛瞻虽然这么说,却还想再坚持一下,又道:“只是将帅不合之事不仅在于北线,东线亦有隐患。” “哦?” 刘禅有些好奇,“是何隐患?” 诸葛瞻犹豫片刻后说道:“臣并非有意攻讦戍边大将,只就事论事地说,请陛下勿要治罪。” 刘禅摆摆手:“思远但说无妨。” 诸葛瞻道:“是关于征北大将军(宗预)和车骑将军(邓芝)的事情。” 刘禅眉头一皱,不由自主地拉紧胸前的裘袍带,觉得成都今年的冬天比以往要冷。 喜欢重生夏侯,从街亭开始请大家收藏:(yg)重生夏侯,从街亭开始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