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依稀记得当年淮南一战与田豫在汝南相遇,还记得那年田豫襄助平定幽州之乱,当真是国之柱石。 “今年刚过八十。” 傅嘏看过相关档案,对此很是笃定。 夏侯献想了想,说道:“征召入朝为光禄勋。” “陛下” 傅嘏顿了顿,道:“当年田公出兵协助平叛有功,您就征召过他,田公说不愿尸位素餐,固辞不受这次不知他是否会接受。” “若是田公不就,便拜太中大夫,仍领九卿俸禄。” 夏侯献果断说道,“总之一句话,大魏绝不会辜负功勋之臣。” “臣遵旨。” 傅嘏拱手回道,随后又问:“那该派何人出镇并州?” “卿可有推荐?” 夏侯献把问题抛了回去。 傅嘏随即说出一个名字:“扶风鲁芝如何?鲁公虽说也快到六十,但在扬州任上多年,治理经验不俗。” “另外他年轻时多在关中任职,还做很长时间的陇西太守,对边境事务应当是有分寸的。” 夏侯献斟酌着这个提议。 鲁芝是他曾经大将军府的司马,心腹之一。 原本派他去扬州是看在他与郭淮曾共事过,且二人关系不错,所以用以制衡郭淮的。 如若把他调走,扬州就没有心腹了。 文钦、诸葛诞可能是合适的人选,但夏侯献怕他们处理不好与郭淮的关系。 “这个人选还是朕来定吧。” 夏侯献决定鲁芝还是继续留任扬州为好,直接道:“夏侯骏可担一州方伯。” 接着,天子趁热打铁又安排了一个任命:“另,步兵校尉夏侯庄转淮南太守。” 傅嘏点点头,看得出来陛下有意要提拔宗室。 不过这两人确实都有将才,倒也还行。 聊完了这件事,夏侯献和众人又喝了会儿酒,最后道:“朕西巡之际,还望诸卿好生辅佐太子。” “臣等遵旨。” 宴会结束,夏侯献回到太极殿东堂,此刻还未入夜,他便继续理政。 看着御案上有一份厚厚的名册,不禁一笑,这是他从吏部尚书司马昭那要来的官员名册,没想到司马昭效率还挺高,才说两日就送到了他的案头。 他开始翻看起来。 上面统计千石以上的官员,千石以下暂不记录。 记录清晰明了,依次是【官职】、【姓名】、【籍贯】、【门第】,之后是此前履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例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