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烈修士的分度规校准了第一座便民桥,石头缝里都刻着他写的拉丁文祷文。 " 秦淮河的夜雾渐渐漫上来,孩子们的眼皮开始打架。 老匠人却越讲越精神,铁钩指向远处灯火通明的码头:" 看见那些商船的罗盘了吗?中心的磁石就是用苏姑娘的校准器重铸的。 每当月圆之夜,还能听见河底传来叮叮当当的声响,那是折叠铳残骸上的珊瑚在生长。 "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突然放轻声音,像在说一个永远的秘密:" 深海里的折叠铳啊,炮管成了鱼儿的家,膛线缠绕着海葵。 当年最致命的螺旋气浪,现在托着小海龟浮向水面。 " 老匠人布满老茧的手轻轻盖在孩子们头上," 所以说,再可怕的凶器,只要人心向善,也能长出温柔的新芽。 " 当最后一个孩子打着哈欠被家长领走,老匠人独自坐在石凳上。 铁钩上的" 止戈" 铜牌在月光下泛着微光,他从怀中掏出泛黄的《火龙经》残页,祖父的朱砂批注在雾气中若隐若现。 河风送来水车的吱呀声,混着远处商船的汽笛,恍惚间竟与当年折叠铳的嗡鸣重叠。 多年后的某天,一支西洋船队停靠金陵港。 金碧眼的传教士盯着码头石碑上的" 止戈" 二字,突然指着旁边的石桥惊呼:" 这拱梁的弧度! 和我祖父手稿里的设计一模一样! " 随行的老者抚摸着桥身的磁石铭文,镜片后的眼睛泛起泪光——那些拉丁文祷文,正是安德烈修士百年前的笔迹。 而在更深的海底,考古学家们现了保存完好的折叠铳残骸。 缠绕着珊瑚的炮管里,藏着一封用磁石压住的信笺。 褪色的宣纸上,苏小蛮娟秀的字迹依稀可辨:" 技术应如磁石,永远指向光明的方向。 " 透过舷窗望去,成群的小鱼正顺着曾经致命的膛线游弋,将杀戮的痕迹,变成了生命的摇篮。 喜欢大明锦衣卫请大家收藏:(yg)大明锦衣卫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