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峻登上城楼的土梯,手中捏着一封信,脸上还带着几分喜悦。 他急吼吼地走到诸葛恪身旁,轻声道:“元逊兄,司马师的来信。” 诸葛恪回头瞥了孙峻一眼,高冷不语。 他长身而立,望着滚滚大江东去,仿佛那四十多年前的古战场,历历在目,那赤壁大火为江东烧出的勃勃生机,犹在眼前。 “元逊兄?” 直到孙峻再次出声,诸葛恪这才回头看去:“怎么说?” 孙峻道:“司马师已于洞庭就位并摸清了魏军部署,约定明日卯时对魏军起进攻。” 闻言,诸葛恪抬头看向城墙上的旗杆,抚须道:“我观这几日皆是西南风,不知明日会如何。” “怎么?” 孙峻心头一沉,弱弱地问:“莫非有变?” “不。” 诸葛恪转过头,笑道:“到了这个月份,江上很少会刮北风了。 如若明日是西风,那就等司马师得手后我军再趁乱起总攻。” “如若是东风,则风向有利我军,那就再好不过。” “不管怎么说,优势在我。” 正着反着都能赢? 此前孙峻倒是对诸葛恪有几分信心,可现在越听越邪乎,觉得这厮太擅长诡辩。 但事已至此还能怎么办? “我不明白。” 就在孙峻暗暗吐槽之时,诸葛恪又开口说道:“这几日西南风大盛,魏军为何却又止步不前?我在等伏兵,夏侯献他在等什么?” 这句孙峻听明白了,皱眉道:“莫非魏军有所察觉?” 诸葛恪理不清头绪,摆了摆手:“罢了,多想无益。 子远整军,明日一早向巴丘进军。” “司马子上到哪了?” 魏军大营,各路大军的信都送来了,唯独没有司马昭的。 “回相国,想必司马将军还在行军路上,但推测应当还未进入洞庭。” 夏侯献这边,如今已基本做好了战前部署,中垒、中坚和骁骑三营分别屯于两岸,静待明日交战,而水军总指挥仍由王基担任。 他手指点了点桌案,对众人沉声道: “进攻夏口和武昌的两路人马传回消息,他们已率先对吴军起了进攻。 “这军主力要同时起进攻,协同作战。 如此遥相呼应,又在吴水军后方,吴军前后受敌,已是垂死之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