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荆州方面则有些意思,正所谓仇人见面分外眼红,朱绩的部队在找到司马昭的本营后,猛攻数日,一度给司马昭打到自闭,却迟迟等不来援军。 其实朱绩也并非只为了报仇,因为魏军荆州最大的官王基坐镇于公安城中,吴军不可能越过城外据点,强行攻城。 而城外营寨最大的官就是司马昭了,不打他打谁? 不过王基真是沉得住气,待吴军猛攻半月不克,士气低落,准备撤走之时,才派王濬率部追击。 至于西吴大都督全绪此役压根没下船,不知道是跟谁学的。 凉州方面倒是基本跟战报无差,就是这个“大破” 二字也是艺术加工就是了。 毕竟夏侯森斩杀了蜀国大将。 既然战事结束,趁着今日大朝顺便把封赏也敲定下来。 征东将军胡质入朝,迁骠骑将军。 前将军胡遵迁征东将军,假节,都督徐州诸军事。 征蜀护军,京兆尹石苞加振威将军,迁青州刺史,假节,都督青州诸军事。 镇南大将军王基,加食邑三千户,升东武县侯,两个儿子分别封关内侯、列侯。 荆州刺史司马昭,加食邑两千户,长子司马炎,次子司马攸皆封列侯。 征西将军夏侯霸,加征西大将军,加食邑,加爵位,子弟皆封侯。 夏侯儒、陈泰官职不变,同样加食进爵,封赏子弟。 而重头戏的平叛,夏侯献把功给了常山太守张特,若非是他仅靠数千郡兵挡住叛军大半个月,战事绝不会这么顺利。 遂拜张特为幽州刺史,假节,封高乐乡侯。 杜恕复任燕国相,持节,护乌丸校尉。 至此,北疆不再设都督。 并州刺史田豫入朝升任太尉(蒋济辞官)。 文钦升平东大将军,依旧假节,都督淮北诸军事,封安无乡侯。 之后,曹爽、曹羲、曹肇、曹演、曹纂、夏侯庄、马隆、羊祜等皆有封赏。 一连串的事宜安排完后,已是日上三竿,从群臣的仪态上来看,他们应该相当疲惫了。 就在曹启打算结束朝会之时,却又有大臣出列。 “启禀陛下。” 夏侯献定睛看去,此人是尚书荀顗,他乃荀彧第六子,现任颍川荀氏正牌家主。 “臣有事启奏。” “荀卿请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