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日,繁琐的祭祀仪式后王肃便在府上设宴。 正如王元姬所说,此次宴会往来的宾客们的质量,完全不输于他和王元姬大婚那日。 虽说王肃目前官位不显,目前还只是天子近前散骑常侍。 但以王家的家世和王肃崭露头角的经学造诣,人们深知王家日后必登高位。 况且王家还与夏侯家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明眼人也都看得出来,天子在有意培养夏侯家的后继。 所以这种有意识的结交不单单是王肃的个人意愿,而是相互的。 府门口,王肃特意带着夏侯献在此迎客。 今日,度支尚书司马孚领着自己的儿子前来赴宴。 到门口时,王肃前去相迎。 “司马公,有失远迎啊。” “王公,怎能让您亲自相迎呢。” 司马孚脸上带着祥和的笑容,虽然对方比自己年纪小不少,但依旧称呼对方一声“王公” 。 司马孚侧过身子为王肃介绍:“这是犬子,望。” 司马望往前微微挪了一步,恭敬行礼:“小子,见过王常侍。” 王肃露出笑容,也大方的为二人介绍道:“这是吾婿,夏侯奉明。” 夏侯献依次向二人拜礼,司马望也再一次回礼。 之后司马孚便领着司马望迈进了王府。 其实王肃心里知道,此番夏侯父子回京是为了什么,但这并不影响王家和司马家结交。 毕竟他司马家又不是只是司马懿一人。 夏侯献倒也无所谓,因为他知道与司马孚家结交并无不妥。 司马孚本身也有一定能力不说,他的儿子司马望也是颇有才学。 倘若日后司马懿真的谋反,司马孚必然会果断与之交割。 那至于要付出什么代价,自然是那时的当权者说了算。 当然了,这都是以后的事。 没一会儿,又一辆车驾在王府前缓缓停靠。 车上下来的是一位身穿灰白色儒服的男子,此人年纪看着不大,但比夏侯献看上去要稍稍年长一些。 那位缓步走来,只见王肃面露喜色,迈出一步。 “玄伯来了。” 此人正是当朝司空陈群之子,陈泰陈玄伯。 如果单论辈分,陈泰和王肃大抵算是平辈,何况王肃还比他年长不少,本不必如此相迎的。 但要知道,当朝司空是不会来参加这种宴会的,然而他让还未出仕的陈泰前来,那便是给足了王家面子。 颍川陈家乃大魏顶级世家,说句不好听的,等到司空陈群离世,那陈家的话语权大概率要落到眼前男人的身上。 夏侯献自然是不会放过这个结交的机会,赶忙上前一步,拱手施礼:“在下,夏侯献,字奉明。” 男子回礼道:“陈泰,字玄伯。” 之后二人又接待了不少宾客。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宾客中有些并不是王肃的直接人脉,但却又与王家沾上那么一点关系,他们是属于不请自来,主动来结交的。 就譬如有一个叫辛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