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士光兄是早有准备了。” “谈不上,这可是江南这几年来,难得的大喜事,谁不想凑这份热闹哪,听说我和王家有些交情,这不都想借我这个门槛,拜真佛嘛。” “你能这样想就很好了,不过哪,我还是需要士光兄能够保持自己的高傲。” “谢谢公子成全陆家的脸面,那吴郡那边的徐州刺史祖士稚?” “啊,不用担心,他只是听说吴郡多才俊,微服去查访山中隐士。” “可吴郡也没有山啊?” “怎么没有?吴人的成见,不就是一座大山嘛?” “陆家愿意献出一份力量,来支持侨乡侨郡,毕竟天下丧乱,人人有责。” “你看,君孝兄,这两座山到不了一起,但两个人,只要肯交心,还是能说到一起的。” “长豫兄请放心,我会督促吴地的亲朋旧友,像对待吴人一样,对待渡江的流民。” “嗯,刘隗、刁协,我也讨厌,可我不能因为讨厌他们,就不顾百姓的死活吧。” “公子还有什么吩咐?” 陆玩已经拿了陆机留下的十几幅字帖出来,交给了王悦。 “吩咐不敢当,” 王悦拿起来翻了翻,又索然无味的放下,“这是不是陆士衡的帖哪,我也看不出来。 不过,士瑶兄,可不要让我在兄弟面前丢了脸面。” “那是自然,公子请看,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平复帖》。” “嗯,算你还有点良心,没用一些杂七杂八的东西,来糊弄我。 两位再想想,这新的一年来了,湘州的事情,是不是也该平了?” “是,是。 公子一心忧国……” “行了,聊点实在的,你们每家出多少银子。” “这,公子看多少合适,我们就出多少。” “俏皮话没有用,我让你们都出,你们肯吗?怕不是要现在就拧了我的脑袋,放手一搏吧?” “公子说笑了。” “哦?那好笑嘛?” 注意,这又是一个送命题,不管是回答好笑还是不好笑,都是零分。 当然了,陆晔可是这其中的高手, “会稽应改太守为内史。 王爷的食邑还是有些少。” “嗯,这个建议就很有水平,好了,这天也不早了,我就不多留了。 陆二爷,你给我这几份字帖,不能是假的吧?我虽是不懂,可我家小弟,明了的很。” “岂敢,岂敢。” 王悦事情办完了,该敲打得都敲打到位了,自然就不在陆府再逗留了,起身出了陆府,回到家中。 刚下了马车,就看到王羲之在门口蹲着等他。 王悦得胜归来,自然还是难掩喜气,蹭得一下从还没停稳的马车上蹦下来,把陆机的字帖一股脑的都塞到了王羲之的怀里。 “你怕不是等我,是等这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