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转身揭开覆盖在神秘装置上的油布,露出由三十六根竹筒并联而成的" 万矢筒" 。 当倭寇快船进入射程,明军点燃引线,数千枚裹着磷粉的铁砂如暴雨倾盆而下。 燃烧的铁砂不仅将浪行舟的帆布化为灰烬,更在海面形成一片火海,将试图跳海逃生的倭寇尽数吞噬。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夕阳西下时,海面上漂浮着燃烧的战船残骸。 织田信长望着插在旗舰桅杆上的明军火铳弹丸,那枚带着螺旋刻痕的铅弹,此刻正深深嵌在他引以为傲的备前长刀刀鞘上。 远处传来明军的欢呼声,混着工匠们调试新火器的叮当声,在暮色中回荡。 这场海战彻底改变了东海的力量格局。 明远在战后建立了大明个火器研究院,将阴阳力学、材料化学等学科融入火器制造。 而织田信长则秘密派遣留学生前往葡萄牙,学习最新的火炮铸造技术。 两个文明的科技较量,如同铳口未散尽的硝烟,在东海的波涛中,才刚刚拉开真正的帷幕。 浪与铳的博弈 咸涩的海风裹挟着晨雾掠过舟山群岛,明远站在了望塔上,指腹轻轻摩挲着火铳上那道螺旋状的阴阳膛线。 这是他耗时三个月的心血结晶,通过双螺旋结构实现扭矩平衡,理论上能让弹丸出膛时减少偏移,将射程提升三成。 可此刻,他的目光却紧锁着远处海面上那支黑压压的倭寇船队。 " 百户,倭人船队逼近! " 传令兵的声音里带着明显的焦虑。 明远收回思绪,将火铳往腰间一别,疾步走下了望塔。 他来到阵地前沿,看着士兵们严阵以待的模样,心中暗暗点头。 " 启动三连装折叠射装置! " 随着明远一声令下,原本看似普通的石砌平台出一阵齿轮转动的声响。 石砖缓缓分开,露出下方隐藏的机械结构。 三个并排的火铳管从地底缓缓升起,在晨雾中泛着冷冽的金属光泽。 士兵们早已训练有素,他们迅将弹药装填进火铳。 火绳被点燃,火星在潮湿的空气中明明灭灭。 " 放! " 明远的声音刚落,三声巨响几乎同时响起,三道火光划破晨雾,弹丸如流星般朝着倭寇船队飞去。 在倭寇的旗舰上,织田信长望着飞来的弹丸,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他身旁的谋士山本勘助立刻会意,大声喊道:" 倾角机动! " 随着命令下达,倭寇的安宅船突然倾斜,巨大的船体在海浪中灵活地转动起来。